8月29日,天津银行(1578.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天津银行高效响应货币政策导向,严格落实监管政策要求,扎实推进全行“转段”工作,按照“智慧天行共赴未来”的合作理念,不断强化研究和科技两个时代基因,以内构发展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服务经济的内生能力;外构发展资源,提高生态圈服务,增强服务社会的外拓空间;重构发展机制,提高价值创新效能,增强资本综合回报为重要抓手,打好包括“化险、收入、成本、存款、诉讼”五大攻坚战和“能力素质、结构转型、业务重塑、数字银行、监督统筹”五大提速战在内的“双五战役2.0”,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投资价值持续提升。
整体经营稳步向好
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利润总额21.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6%。净息差1.47%,净利差1.56%。上述表现主要得益于坚持落实“双五战役”,特别是“化险攻坚战”“成本攻坚战”:一方面降低付息率、控制成本,对高息存款实施压降,另一方面加大信贷投放,提高信贷资产占比。
资产负债合理增长。资产总额9656.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其中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9%,较资产增速高2.6个百分点;在天津地区贷款市场份额占比7.40%,排名全市第四。负债总额8957.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其中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6%,较负债增速高2.0个百分点;在天津地区单位存款市场份额占比10.65%,排名全市第一。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不良贷款率1.70%,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1.29%,较上年末上升2.0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按照一级资本排名位列《银行家》杂志2025年世界银行1000强第185名。
投资回报稳健持续。实现每股收益0.33元,同比增长3.1%。完成2024年度分红,每10股现金分红1.368元,同比增长14.0%,股息率位列H股上市银行前列,资本市场估值企稳修复,市场认可度不断增强。
“五篇大文章”掷地有声
科技金融能级提升。努力推进“股债贷基租保”多元化接力式服务体系,“贷早、贷小、贷长期、贷硬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2.58%,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含科创票据)规模合计36.35亿元,新质生产力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4.69%。落地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天津市首单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京津冀首单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等。
绿色金融提质增效。聚力营销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创新打造“绿色信贷+投资+债券+租赁+理财”的产品体系。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3.98%。绿色债券承销和投资规模分别同比增长533.7%和45.5%,落地2025年度天津市首单绿色ABCP,发放天津市首笔节能评价等级挂钩贷款及行内首笔绿色知识产权挂钩贷款,首笔转型金融贷款。
普惠金融扩面上量。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实小微融资协调系列工作,为天津地区“推荐清单”企业新增授信57.78亿元。法人普惠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3.20%。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发布“智慧通普惠”个体工商户运行指数之金融服务指数,智慧商户通商户数158.95万户,日均消费笔数达1100万笔,日均交易额7亿元。
养老金融内容丰富。养老产业对公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15%,投资养老产业相关债券15.6亿元。成为天津市卫健委天津市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平台项目独家合作银行,成功获取承接天津市养老机构预收费银行存管业务资质。京津冀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沙盒项目“基于深度学习和智能安全终端的轻型柜面服务”场景入驻养老社区,提升医疗养老金融服务便捷性。
数字金融蹄疾步稳。打造“无界”“无我”“无形”场景化服务模式,升级手机银行8.0,推出多语言版“在华智慧通”,以智慧金融赋能夏季达沃斯,个人手机银行用户较年初增长19.1%;依托智慧通理念,围绕政府、机构、企业、园区推出“智慧通·十把金钥匙”工程,完成26个独立项目;打造“融联”开放平台和“合聚”生态云,实现生态场景无感接入,显著提升开放银行生态系统的产品管理效能。
聚力“三新”推动“三量”
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天津银行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三新”),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三量”),推动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空间、发展质效整体提升,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注入金融支持新动能。做优政府金融,报告期内累计为天津市“十项行动”推动实施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新增贷款85.38亿元,围绕天津市“三新”以及资产盘活等重点领域累计投放近70亿元。做优产业金融,天津地区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4%,全行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5%,向天津地区航运物流企业信贷投放同比增长150%。推出“智慧天行”司库产品,发布“智慧贸易通”系列全新产品“天行易汇”“智慧运费通”,提供智能化跨境金融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全行公司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2%;公司客户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6%。
以“金融+”场景建设为依托,构建零售金融新生态。积极实施差异化战略,立足政府金融和市民银行优势,贯彻“四个以文”,独家冠名2023—2030天津马拉松,马拉松主题存单累计销售55.86亿元。举办“天马四季亲子跑”3场,结合“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发行主题理财募集资金36.44亿元。冠名第三届《中老年时报》社区合唱节,发售主题理财7.03亿元。创新推广“AI+场景+支付”系列智慧通产品体系,聚焦城市名片、知名景点、重点民生服务、繁华商业街区四大领域,“智慧商户通”场景覆盖率达83.6%,场景活跃度达72.6%,入网商户较上年末增长13.8%,举办系列“惠民助商促消费”特色活动,服务假日“烟火经济”。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3%,代销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3.1%,零售客户超1200万户。
以效率提升为目标,建设资金营运新模式。坚持“交易与配置并重,向交易要效益”的经营思路,报告期内二级市场现券交易量同比增长71%,现券交易价差收益同比增长38%。加大债券承销力度,利率债承销规模及手续费分别同比增长22%和12%;信用债主承销规模433.40亿元,持续位列天津市场第一,全国城商行排名上升至第六位。发挥好负债管理节拍器作用,年初至今已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金融债券及普通金融债券150亿元,利率最低至1.78%;加强同业负债利率管控,同业负债付息率较2024年下降19个基点。丰富理财产品体系,围绕“金融+场景”布局产品体系,发行首款“海鸥汇赴”外币系列理财产品;加大理财业务投研力度,报告期内纯固收产品业绩达标率接近100%。
深化两个时代基因加快转段发展
保持战略定力,在董事会新设数字金融委员会,扩充发展战略委员会,推动“研究基因”“科技基因”深度融合。
匹配专业人才,春季校园招聘170余人,博士及科技人员11人。提升研究能力,聚焦转段发展、智能应用等累计形成研究成果70余篇。搭建10大类培训项目样板间,累计开展培训项目630余项,覆盖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5%。
强化科技聚能,数字化转型成果亮眼股票配资选股,荣获15个奖项,获批27个知识产权。升级科技树、全员作战系统2.0、数看天行2.0,AI赋能8大智能应用项目,已落地包括智能反诈平台、AI合规官等在内的43个智能应用场景,运营和金融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报告期内,稳居中国银联传统跨行借记卡交易量全国城、农商行第一名,2025年二季度以来位列全国商业银行第六名。
阳美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